广告

是什么让红帽PaaS放弃自家调度工具转而使用Kubernetes

  • 浏览(1,362)
  • 评论(0)
  • 译者:k8s

2017011103为管理大规模容器应用,企业在导入容器技术时,势必要考虑究竟在容器调度工具上,要选择Kubernetes、Docker Swarm,还是Mesos。然而,红帽则不惜舍弃过去自己开发的容器调度工具,决定在OpenShift上导入Kuberentes。为何做出此决定?红帽全球云端产品策略总经理Bryan Che解释,选择Kubernetes有三大理由。
Bryan Che解释,第一个理由是,参与Kubernetes开发的社群最为广大。Bryan Che表示,红帽相信技术是由社群所推动,而Kubernetes的使用者、贡献者都是最多的,规模比其他容器调度工具社群都还大。
第二是从技术架构的考虑出发。他解释,Kubernetes是由Google开源释出,而Google运作全世界最大规模的容器丛集,这是市场所看重的。早在2012年OpenShift释出时,红帽就已经在中内建自家的容器调度工具,但是在OpenShift第三版释出后,便将其更换为Kubernetes,因为它比我们的工具更为进步。
最后则是考虑各工具的背后,是否被某特定厂商所控制、把持。虽然Docker Swarm、Mesos都是标榜开源项目,但Bryan Che认为:”它们的发展,其实都被单一厂商所主导。”而Kubernetes主要都是靠着社群、第三方厂商的贡献而茁壮,这才是真正的开放平台。他表示,目前红帽也是Kubernetes项目的第二大贡献者。
目前,红帽在公有云的战略上,是利用OpenShift部署于AWS及Google GCP上运作。在私有云上则是利用开源IaaS OpenStack,推出自家的Red Hat OpenStack Platform。但在今年4月时,在抢攻福斯OpenStack私有云建案的竞争上,却输给了OpenStack厂商Mirantis。
针对红帽在此的失利,Bryan Che认为:”我不认为这是失败”,他表示,今年在巴塞罗那举办的OpenStack高峰会上,与其他OpenStack厂商相比,”红帽OpenStack使用者的数量遥遥领先”。而撇除此失败的案例,红帽还有许多成功的导入案例,像是电信商Verizon、瑞士电信。

  • 分享到:
  • icon
  • icon
  • icon
  • icon

评论已关闭。

箭头